发现了吗?微信换“头像”了,10亿人看到的是中国!
[摘要]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微信启动图“变脸”:从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了中国上空。这是微信6年来启动页首次发生变化。据悉这是为了庆祝“风云四号”取得的巨大突破。微信团队称,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希望通过这张照片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图片开始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中国上空的视角,你发现了吗?
微信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庆祝“风云四号”取得的巨大突破才决定替换原图片的,新“头像”是由中国“风云四号”卫星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 据了解,“风云四号”是目前最牛的“地球摄影师”,它搭载了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并是国际上首次在单星上同时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使得一颗卫星实现了两颗卫星的功能。
微信开启6年来首次“变脸”,针对此次“变脸”,你怎么看?企鹅问答邀请各位答主参与。
有网友看到了祖国日渐领先的航空实力,也有网友为大家仔细分析了这颗“风云四号”探测器,解密这个随微信而爆红的卫星。
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新晋网红——“风云四号”吧。
中国气象局气象工程师、编审:卞赟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更被认为‘将显著提高中国气象定量观测和应用能力’”
一个孤独的小人,背靠着巨大的地球站在那里;与小人同样孤独的地球,散发着蓝色幽冷的清辉。这张寓意“人类沟通”的微信启动画面,来自于美国航空航天局著名的“蓝色弹珠”。
9月25日起,当公众再次打开微信时,背景中的地球图片已经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换成了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
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蓝色弹珠”是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中清晰地拍到的母星照片。1972年12月7日,当“阿波罗17号”飞船在距地球4.5万公里时,飞船上三名宇航员中的某一位用一台80毫米镜头的哈苏照相机,拍下了完整的地球照片。
美国《大西洋月刊》曾评价,在“阿波罗17号”带回来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那张名叫“蓝色弹珠”的照片。这句话的含义,并非认为照片本身美妙绝伦,而是称颂照片背后人类始终向前的步伐。
而现在同样是来自国际媒体的声音则表示,除了“拍图”能力强外,因为拥有世界首个静止轨道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更被认为“将显著提高中国气象定量观测和应用能力。”
“风云四号”A星首次使用可见光三通道,在距离地球35800千米处拍下彩色卫星云图。以微信登录界面使用的那张云图为例,它拍摄于2017年6月7日13时,超高解析度细腻呈现了我国北方及东部沿海上空的锋面气旋云系,南方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切变线云系,同时还能看出热带对流活跃,孟加拉湾及西太平洋有多个发展旺盛的对流云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评价其“云系结构和地物特征层次丰富、纹理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风云四号”A星完全是中国制造,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
之前,微信的启动画面为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画面,名为“蓝色弹珠”。那么,阿波罗17号又有什么来头呢?企鹅问答为你解读。
航空航天研究人员:小火箭
“打开微信的时候,大家能否感受到来自45年前的阿波罗17号的呼唤呢?”
微信这6年来使用的启动画面中的那个地球,正是来自阿波罗17号,也就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后一次登月的那艘飞船。
1972年12月7日,协调世界时05时33分00秒,土星5号火箭SA-512拔地而起,将阿波罗17号飞船送上了月球。
阿波罗17号飞船的三名宇航员,前面蹲坐的是塞尔南,后面左侧为施密特博士,右侧是埃万斯。
小火箭对人类的这次登月有3个比较大的感触。
第一,这一次从月球上带回的东西很多。
宇航员塞尔南正在驾驶阿波罗17号飞船带上月球的月球车。
迄今为止,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物品足足有170吨之多,而人类从月球取回的月壤和月球岩石仅有382公斤。这382公斤当中,有110.5公斤是阿波罗17号这一艘飞船带回来的(占总量的28.9%)。
第二,月球上有一个小女孩的名字。
在月球上执行阿波罗17号任务的塞尔南,不仅是一位宇航员,还是一个9岁的女孩儿的父亲。
在他离开月球,准备返回登月舱,启程回家的时候,他抬头看了一眼远在38万公里之外的地球。对女儿的思念向巨浪一般涌上心头,塞尔南温柔地在月球表面的月壤上,写下了Tracy(特雷西)这个名字。
这一刻,他做了或许是全世界的父亲都想要做的事情。月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风,如果这个名字没有被陨石击中的话,那么将会在月球上留存成百上千年。
第三,阿波罗17号拍摄了一张很棒的照片。
这是他们在奔月途中拍摄的。此时,阿波罗17号飞船已经发射了5小时6分钟。她结束了环绕地球的飞行,开始进入奔月轨道。在变轨调姿1小时48分钟后,该飞船距离地球2.9万公里。
也就是说,这张照片是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在1972年12月7日协调世界时10点39分在距离地球2.9万公里的奔月轨道上拍摄的。这条轨道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后的一条载人奔月轨道。
那位把女儿的名字写在月球上的父亲,在月球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来过这里,而现在则要离开这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会带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希望回到这里的!”
然而,45年过去了,人类不仅没能重返月球,反而开始出现了对阿波罗登月的些许疑问,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
打开微信的时候,大家能否感受到来自45年前的阿波罗17号的呼唤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