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里,家乡是美丽的,秋天的家乡则更让人留连忘返。且不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枫,也不说那“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大雁,或是“一片二片三四片,飞入草丛都不见”的落叶,只那迎霜傲放的秋菊,便称得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寒冷的深秋里,别的花儿、草儿大都枯萎逝去,秋菊,这些坚强的小生命却倔强地旺盛起来,把星星般的小花撒得满地都是:屋前,房后,田埂上,水池边,篱笆旁……古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情境,便悠然跃入眼帘。
说来,野地里的秋菊并不像一些小草一样,喜欢见缝插针,不管你有多讨厌它,总是赖皮地四处疯长。它只是见并没有人要赶它走的意思,才倔强地生长起来,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家系,于萧瑟的秋日里,展示着它们的独特美丽。间或,有不知名的秋虫,伏在其中,饶有兴味地从早晨鸣到晚上,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限生机。
秋菊虽身系名门,却出身寒微,若是普通花匠,可能会说它们只是些旁门左道。但于乡人看来,这些野菊花才是名正言顺的菊花,那些只在温室里绽放的硕大的菊花,也无非是进了城,仰赖了花匠的手,才耀武扬威起来,瞧不起野地里的这些“乡巴佬”,将它们贬入左流。然而,没有哪枝菊花存有自惭形愧或者满怀愤懑的神色,它们依然如往日般得悠然自得地在田野上闲步,兴致勃勃地在篱笆旁私语,独享秋日夕阳下美丽温暖的霞光,仿佛这天这地都是它们独有的世界。
心里重重荡起震憾的涟漪。有人争先恐后,只为饮一杯所谓的稀世佳酿,酩酊大醉;有人削尖脑袋,只为了一试所谓的高官厚禄,不可一世;有人看淡尘嚣,只为了放逐自己的身心,优载悠载。唯独秋菊,热爱阳光,将肃杀的秋风当成母亲的双手般温柔的抚摸;热爱拼搏,秋霜愈重,花朵越鲜艳。它们才是秋天的才子,满怀诗意,将每一朵花都雕饰得美仑美奂,化成一首又一首不朽的诗词,舒心畅意地呼吸清爽无染的空气。
若将杨树比作树中的伟丈夫,秋菊则无愧于花中的奇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