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996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讨论一下2X3和3X2这两个数学算式的意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 00:15: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最近看了孩子的数学试卷,其中一道题问算式2X3表示什么意思。孩子的答案是三个二相加或二的三倍。我又进一步问了一下,孩子说老师说把答案写成两个三相加或三的二倍也是正确的。我就不明白了,算式2X3和3X2能含糊表达同样的意思吗???举个例子,一斤萍果2元,3斤萍果多少钱?正确答案只能写成2X3=6元,不可以写成3X2=6元。我又咨询了其他学校的学生家长,回答说老师也没要求把意思分清。一斤萍果2元3斤萍果多少钱和一斤萍果3元2斤萍果多少钱虽然积是一样的,但表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为何要在数学列并式上混为一团呢?莫非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和国际接轨了!?请赐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1 11:19:04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此题意义无延伸 你就当大尾巴狼装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3#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1 13:40:14
楼主能迂腐成这样,当年他老师功不可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1 19:40:22
建议你直接打老师的电话或者去学校和老师去认真的研究研究到底是哪个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5#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2 08:59:59
我不是法官,这个断不了,还是上中科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6#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2 14:28:45
小学的题不要想那么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7#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2 22:08:58
咱们念书那会确实是想你说的那样的,求多少【元】的话,单位【元】要写在前面,不可以把单位【斤】写在前面,现在不要求了,只要算式列对因数X因数=积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8#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3 09:16:26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复活了!我们的教育大纲和教材编纂都是一群傻逼!老是关心一道数学题几种算法。一个汉字几种读音几个意思。茴香豆的茴字几种写法?百多年前的鲁迅都搞不明白!太难为孩子们了!教育部是一群猪在抓教育!应试教育不改,素质教育等一切都是空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9#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1-26 16:59:17
{:7_165:}{:7_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10#
发表于 2017-1-27 22:42:47 | 只看该作者
误人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3-25 23:03:17
现在的教科书,跟30年前的数学教科书标准不一样,现在的标准是,两个数相乘,谁在前,谁在后都对。
改成这样我还真不习惯。我教过小学数学,我真想骂这批课改的狗屁专家,把个教材改的乱七八糟,学生学得稀里糊涂,老师教着费劲。以楼主问题为例,我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要把钱数放在开头,最后的结果单位也是元。现在告诉学生两个乘数可以随意调换位置,学生就不知道这个算式是求3个2,还是2个3,就不知道最后单位该写什么。再说说以前的教材,总分题、归一题等题型明确,每一章节类型题,由浅入深,很好教。现在可好,上级为了给自己贴金,搞课改,找那些伪专家编教材,编的很失败。全省的教材都是不同的,我们威海是单独一版教材。叫青岛版,可苦了孩子。而原来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青岛版的数学,美其名曰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论什么问题,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XXXXX(脏话),结果教材不是由浅入深,一上来就把孩子难住了,小学生连弄懂题意都艰难,别说还解决问题了。前面说过,老教材好教,每个章节题型明确。新教材东一题,西一题,题题都够学生嚼一阵子了。大家别以为小学数学好教,那是你觉得容易,其实真不好教,不信你可以试试。另外,教材把很多知识点提前教了,譬如时钟、小数、分数等,别看提前一年,学生很难消化。因为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他的接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长。刚来世界,很多事物、道理还没接触,没有感觉,有些抽象道理,他真理解不了。我教过一个提前一年入学的新生,课堂上很明显,比其他孩子“傻”,老师说的东西,她听了很木讷,没反应。小学6年改5年,让孩子家长老师跟着遭罪。把原来的知识量缩到5年,孩子要受罪。而且现在的教材,那些个狗屁专家还加入了新的知识点,教什么东南西北,辨别方向,从不同侧面看物体的样子,这些东西还用讲么,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浪费时间,结果该会的没学会。
再次谴责那些专家和主谋搞课改的人,为了自己的政绩,搞些不务实的花样,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3-27 10:05:29
游客 123.128.219.x 发表于 2017-3-25 23:03
现在的教科书,跟30年前的数学教科书标准不一样,现在的标准是,两个数相乘,谁在前,谁在后都对。
改成这 ...

全面。 权威。 我们小时候 学的如果 求总金额,要把每一份的单价写前面,基本上是带“每”字要在算式前面,这个是根深蒂固的,现在完全颠覆了.

还有一个是方程式的左右互移,现在改成天平式的了,表面上简单化了,实在反而孩子做起来费好几道,更复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3#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4-1 22:03:11
我们那个年代,拼音学得很扎实。现在课改了,变了。不注重拼音,改提倡海量阅读了。领导证明自己能创新,就拔苗助长,直接要求孩子使劲多读书。导致一年级的拼音匆匆忙忙学完,学生学得很不扎实。到了二三年级,很多学生看课后的生字拼音,得想好久才能拼读出来。再譬如,学生打字的时候,有的字他们虽然会读,但是用拼音输入法,打拼音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用哪几个拼音拼。还有的学生b d ,p q都分不清。说出来都觉得是个笑话。这都是课改留下的烂摊子。现在的教育,这个会那个会,交流来交流去,都是在搞花架子,互相吹牛皮,很不务实。而越是这种能瞎搞的人越被认为是有才。
还有现在的孩子学的英语,也是隔着锅台上炕了,典型的拔苗助长。本来应该从音标学起,可是小学英语不是,直接让孩子读。然后孩子说了几句英语,大人们就很有成就感。殊不知孩子为了说那几句英语费了多少冤枉劲,而且根本就不懂意思,语法更是不懂。学那几句日常用语,支离破碎,不成体系,上了初中后还得重学。
我认为应该先学音标,让学生掌握了每个单词的发音规律,这样他们看到课本上的句子的时候,能自己大致读出来,然后也容易背上来,记住怎么读。可现在没有音标,咱可以设想一下,孩子凭空去记一些绕口的发音,他能记得牢、记得快么。
语法也不给学生讲。学生就是囫囵吞枣。
但课改专家不管这些学习规律。首先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们搞课改了,就给小学开英语课。然后学得怎么样,是不是真会了,他们也不管。音标、语法不学,直接让学生上来鹦鹉学舌般,跟着说几句英语,让外行人觉得真不简单,小孩也会英语了。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那些英语句子孩子只是了解个大概意思。你问问他某个单词的意思,他们可能就答不上来了。
再一次鄙视那些搞课改的,一群败类。乱改。把6年制改5年制。你们是文登教育的罪人,枪毙一百次都不解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7-4-29 21:37:51
小学课本里还有一个现象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英雄人物、被美化的人物一般都是外国人,凡是被讽刺、被丑化的人物一般都是中国人。这是怎么了?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历史,创造了优秀丰厚的灿烂文化,涌现出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教材编排者为什么不去讴歌传颂中华文化、中国人民反而去宣扬西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4-21 20:24 , Processed in 0.43502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