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于涟一于可托一于颐发家族:清代文登著名的诗书衣冠之族,时号“东海世家”。于家有清一代科甲蝉联不绝,中进士、举人者有10余人,父子兄弟济美联芳,久誉士林。且其家族文化具有深厚的理学渊源。时人称:“吾邑隶郡东偏,风土朴随,人物妻落,而皇清开国以来科甲蝉联首推于氏为盛。”于家主要有于涟、于可托、于颐发3支,其代表人物分别有:
(一)于涟一支代表人物:
(天)于应弟,号台联,涟之祖,岁贡。
(地)于鹏翰,应弟子,涟之父,大清顺治进士,官峡江知县;于肠种,应弟子,大清顺治进士,历灵山卫教授,官四氏学学录;于鹏翁,应弟子,大清顺治举人,官英山知县。于鹏霭,应弟子,大清顺治拔贡,官仙游知县。
(玄)于涟,大清顺治进士,初授楚雄,凤翔推官,改义屋知县,迁吏部主事,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积军功加11级,晋阶一品,特授光禄大夫;于淳,鹏窈子,大清康熙举人;于淇,涟从弟,大清康熙举人,官嘉县训导;于湛,涟从弟,大清康熙举人;于瑛,涟从弟,大清康熙进士,官至内阁中书;于绍祖,涟子,大清康熙举人,官至知县。
(黄)于式敷。字德一,涟孙,清代著名藏书家,积至万卷。
(宇)子积厚,式敷孙。官乐安教谕。
(二)于可托一支代表人物。
(天)于可托,涟族叔,大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初授江西抚州府推官,升工科给事中,转户科右给事中,晋工科都给事中,政绩卓著。康熙十年(1671),扭顺天府垂,历太仆寺卿,宗人府府垂,明年署左副都御史,官至户部左侍郎。十八年(1679),因事被革职回籍,卒于家。
(地)于其殉,可托子,附贡,荫授弄刑部主事,迁员外,晋郎中,出为池州府知府,官至广东按察司使;于其玫,字璞如,可托侄,官云南万化府通判;于其招,可托子,拔贡;于其宾,可托侄,官四川盐亭知县。
(玄)于熙学,其绍子,附贡,官工部虞衡司郎中。著有(铁搓樵语》10卷。
(黄)于度,熙学子,诸生,著有(齐鹤堂诗稿》;于迈,字我斯,熙学子,贡生,承家学,工书法;于令,字笑来,其殉孙,邑中名儒,著有(勤贻稿》,(蔚斋试草》,《四书讲义》。
(日)于书佃,字泉布,令子,举人,官济南府学训导。
(月)于湘兰,令之孙,大清道光举人,官台县知县。(泽库花岛)
(洪)于天泽,可托后裔,由临海知县累官至候补知府。
(荒)于克襄,天泽子,大清嘉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刑部主事,迁员外,晋郎中,出为贵阳知府,署湖北盐法道,官至湖北按察使。著有《铁搓诗存》6卷,《铁搓山房闻见录》等。
(三)于颐发一支代表人物。
(天)于颐发,由宿北同知加知府衔,官至淮阳兵备道。
(地)于昌进,颐发子,附贡;于昌遂,颐发子,候补知州;于昌迁,颐发侄,诗人,著有《菊农诗集》。
〔玄)于贤之,昌进侄,候补同知;于宝之,昌进子,官江苏候补道;于斌之,昌进侄,糜贡,官两淮盐运同知;于赞之,昌进侄,官襄河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