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05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原之舟加企业构筑类乌齐县农牧民致富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17 12:50: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工人正在制作牦牛肉干(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央广网昌都12月16日消息(记者普布次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就地脱贫。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以牦牛产业为主导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人民脱贫致富。
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北部,地形西部以高原为主,东部以高山峡谷为主,以牧业为主。为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进入到牦牛产业中,类乌齐县着力打造“种草—养畜—加工—销售”的扶贫产业链模式,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牦牛肉经过细分后的产品(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草是牦牛的口粮,畜牧业的基础,也是一笔生意。据相关产业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内类乌齐县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和退耕还草面积累计达到2.38万亩,带动全县1100余户参与饲草料种植,其中建档立卡户280余户,户均实现增收为2000元以上。在饲草种植较为集中的吉多乡,还成立了饲草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主营饲草种植、饲草加工、饲草销售。
“牧繁农育”,分工更加细致合理,生产效率更高。类乌齐县遵从当地农牧民群众意见,新建了2座牦牛短期育肥基地,对原有的1座基地进行了改造。3座基地年育肥出栏将达到3300头以上,截止目前已完成育肥出栏2600余头。参与到基地入股集中育肥和到户育肥的建档立卡户720余户,户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截止目前,类乌齐全县牦牛存栏17.58万余头,适龄母畜占总存栏量的45%,出栏牦牛达3.58万头。


牧民正在领取出售牦牛的钱(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肥壮的牦牛从养殖基地到市民的餐桌上,在西藏以往大都是牧民通过物交会的形式完成交易,亦或者自己少量出售给熟人和驱车去人多的市场售卖。但是现在在类乌齐,这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大都是由公司来完成,牧民只需将要售卖的牦牛送到公司就可,价格还相对市场上会高出一点。昌都市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是类乌齐最大的牦牛肉企业,公司布局牦牛肉休闲产品、冷鲜肉等产品。通过标准化、无菌化的生产过程,让牦牛肉通过肉质,部位等细节的处理将牦牛肉分类进行产销。2016年“类乌齐牦牛肉”成功申报为国家地标产品,类乌齐牦牛成为整个昌都最响亮的牧业品牌。


用牦牛肉制作的食品(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高克武表示:“农户养活了公司,公司反哺农户,这些年下来,选择将牦牛售卖到公司的当地群众越来越多,我们向共同富裕一起再迈了一大步。”据悉,类乌齐县采取委托帮扶的运作模式,委托公司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户均增收5000元,间接带动2400余户牦牛养殖户。
万亩以上饲草基地建设、万头以上牦牛育肥基地建设、百万斤以上牦牛肉加工基地建设,当地将之称为“三万工程”,目前此工程已初见成效,正有效带动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4-21 09:50 , Processed in 0.865050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