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其名字是父亲给起的。据说他诞生时,正好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徐嗣曾坐轿鸣锣经过他家的门口,因为他的父亲知道巡抚徐嗣曾重视知识分子,深得士人的敬仰,故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效仿徐嗣曾,做一个清官,就为他取名"则徐"。"则"是"效仿"的意思。林则徐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而他后来虎门销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据记载,岳飞出生时正好有一只大鸟在屋顶飞鸣,于是就起名"飞",并取字"鹏举"。 3、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郑板桥,原名郑燮。"板桥"的名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借"板桥"二字来讽刺世态炎凉,名字与其作品、画风一致,耐人寻味。 4、我国著名作家、民主战士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1917 年,朱自华报考北大本科,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之以自警。朱自清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他人如其名,确实做到了"自清",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5、音乐家聂耳原名聂守信。他幼年就能够把听到的歌曲很快地唱出来,别人因他耳朵好使,而他的姓又是三个耳字组成,便叫他"耳朵"。他后来专业搞作曲,就索性改名"聂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