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7日上午,文登区中韩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厅举行。根据《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攻坚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精神,为全面提升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水平,深化与韩国仁川在贸易、投资、服务、产业合作等更多领域实现优化升级,推动两地间的协同发展,巩固和提升文登区对韩优势, 文登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明就新出台的《文登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攻坚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行了解读。
《行动计划》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强调要深入落实威海市委市政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工作部署,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总体思路,把握RCEP签署重大机遇,借助中韩文化交流年以及中韩建交30周年时机,积极探索、创新中韩自贸协定框架下地方合作模式,构建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地方合作新平台,推动实现日韩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有效联通,为威海市文登区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新动能。 第二部分是总体目标。根据近年来中韩自贸协定实施情况以及示范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学习国内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提出通过不断的制度与机制创新,全面推进中韩地方经济合作交流,打造便捷顺畅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及独具优势的韩国商品集散地,实现中韩产业合作深入融合、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初步将威海市文登区打造成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中韩合作重要支点城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工作目标。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主要从五个方面推动中韩地方合作。 一是深化地方政府沟通,共建合作机制。发挥威海—仁川地方经济合作联委会作用,搭建两地间、多领域交流平台,共同研究、推动地方合作创新事项。积极参与仁川举办的仁中论坛等国际活动,邀请仁川机构、企业参加威海市举办的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中韩商品博览会、中韩跨境电商大会等各类经贸、人文活动。优化在韩友城布局,巩固加深与天安等友好城市的合作。 二是深入推进“四港联动”物流一体化,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威海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项目暨配套产业园的建设,争取申请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稳定运营中欧、中亚、中蒙班列,保持常态化运营,适时开通中俄班列,根据客户需求,探讨开通欧洲、中亚、蒙古至威海的回程班列,不断丰富班列服务产品。规划建设多式联运中心至威海港疏港铁路,将多式联运中心打造成“陆上威海港”,加快推进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将产业园打造成“十四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区物流业发展。
三是强化威韩产业合作,促进对韩贸易发展。投资方面,加大对韩招商力度。围绕文登区汽车机电、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以迈世腾科技、威力高档工具等企业为依托,招引韩国关联企业进行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协作,不断健全产业链协作体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贸易方面,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项目,带动当地企业专业化发展或转型发展,促进部分高科技生产型企业向科技服务型、技术服务型企业转变,更可以带动一批新业态主体项目的落地;加大综合保税区、中外运欧亚物联网、开发区孵化器等新业态基地扶持力度,基地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配合威海市深入推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配合威海市加快打造日韩进口商品集散地,提升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和国际渔具博览会等重大展会规模和水平,举办山东省韩国进口博览会,提高集散地知名度及影响力。 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提升服务功能。创新跨境金融业务,争取对外金融开放先行政策在威海落地,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跨境金融服务;吸引韩国金融机构来威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引进韩国境外机构、企业在我区发起设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各类基金。探索设立韩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开展国际商业医疗保险结算试点,为来华韩籍人士就医提供结算服务。 五是深化对韩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借助2021-2022年中韩文化交流年和中韩建交30周年时机,在科技、人才引进与服务、医疗、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知识产权、跨境消费维权等人文领域加强交流,创新工作举措,搭建平台载体,提升合作水平,拓展人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实施、创新突破和宣传推介三个方面,为落实《行动计划》、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提供保障。区里专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区商务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威海市文登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日常协调、督导、调度等相关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