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0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行散记(2):湖光山水户外断想(天福圣地印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7 14:3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8 10:57: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题记】一次旅行就是良心的天平,可以称出人性的分量。

      时至二○一一年国庆佳节,低眉叩首,感慨四十载华光倏忽易逝,虽与碧波万顷的黄金海岸毗邻而居,我却独爱蓝天白云下默默守候的巍峨群山。
    对山的喜爱源自父亲。父亲生前是一名林业工程师,一生醉心于他挚爱的森林保护事业。年轻时,父亲常年驻守昆嵛、天福两地,其间跨过多少崎岖蜿蜒的沟坎,趟过多少九曲回转的泉水,越过多少或高或低的山脊,可能他自己都说不上来。一九九八年初夏,父亲怀着对文登山水的无限依恋,永远地离开了热爱他、留恋他、依赖他的妻子儿女。从此,为了缅怀父亲,每年清明节,我都携妻带女造访天福革命圣地。
      这一次造访却非同往日。十月三日,伴随着初秋和暖的秋日,我重新走进天福山。因为拼车,我们出发得有些晚。赶到目的地的时候,已有二三十号人悠闲地等在停车场。挪步下车,迎面而来一片愉悦的欢笑。“贝壳,你来晚啦。过来看看,还认识我吗?”尽管在群里已多次“邂逅”过老同学秀,真见了面,还是能够感受由于长久分别而起的生疏感。面对读书时经常淘在一起的秀,记忆快车高速运转,终于把眼前依然美丽,依然高高大大的秀与儿时的记忆重合在一起。语塞的感觉一过,我嬉笑着拍秀的马屁:“终于找到组织了。秀,你还是那样年轻、漂亮”,周围群友的笑声瞬间响成一片,缭绕在峰谷相间、林深草郁、环境清幽的群山间。
      “贝壳”,熟悉的话音未落,海潮已转到我眼前,坏笑着揶揄道:“我就不用介绍了吧?”我一迭连声地回应:“那是,那是”。
      “贝壳,这是飘”,海潮热情地介绍她左右两侧的群友,我冲翩然而至的飘微笑点头,思想好象出现短路,怎么也无法把眼前婷婷玉立的飘与山水户外活动群里的“扑克王”对上号。
      “贝壳,这是十九哥”,顺着海潮的导引,我快步走上前去跟十九哥握握手,霎间感受到十九哥的豪爽和孔武。
      “贝壳,这是……”海潮不厌其烦地帮我认识群里的“老人”,一晃六七个了,我的大脑好象已经溢满,“杳杳冥冥”、“昏昏默默”,全然搅成了浑汤。
      这样的简短相识,这样的满怀希翼,这样的蓬勃朝气,是否淡然间隐含了天福圣地的道呢?我显然失去了判断的自信,空留无序的问之又问。唯一清醒的是,眼前的天福圣地,不是过往岁月里游历过的这山那山。这里因为热血而火红,因为使命而勇直,因为正义而垂青。天福山起义,使圣地成为胶东革命鲜活的记忆之一。我不知理琪、金牙三子、王洪、隋原清等诸位先烈是否泉下有知,能否慨然应允子孙后代在他们曾浴血奋战、激情生活过的黄土地上,留下对自然全新的生命体验?!金色的阳光下,每位造访天福圣地的群友脸上都挂满了幸福和期待。
      群主七哥声音不高却中气十足:出发。男男女女三十几号人,前后依次排成长长的蛇阵,沿着天福山旧址对面的山梁向老崮顶攀爬。经过一片烈士墓碑时,群友们格外放轻了脚步,唯恐惊扰长眠地下的英灵。这时有胆小的女群友绷紧了面容,显见是对于坟茔的慌怯。走过他们身边的男群友轻声安慰:“没事的,不用怕,先烈是我们永远的守护神,不会伤害他们的后人”。不经山路,没有标识可循,攀爬的过程始终是在林间的穿越。行至山脊半途,驻足,回首,放眼量,但见天地广褒,云野相连,淡淡的晨雾如薄纱般轻抚圣地的山水人家,仿佛我们伸出双臂,即可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展翅飞翔。
      久居城里,同化在人群里,纠结于琐事,每天都会有压抑、窒息和虚脱的感觉。驻守山间,领略自然的妙处,亲近绿色的弥漫,感受掩映在树下石上的深邃、清幽和醇朴,实实在在触摸到介乎今古之间的气息和魂灵,舒展了男女群友每个生命个体的心胸,强健了身体,也畅醉了思想。
    惊讶和慨叹远不止于此。群友年龄上至五旬下至九岁,跨度之大从所未见,攀登之险却颠覆往昔印象。还有,秀和海潮由天真无邪转向魅力十足,蓝亭、挂着由印象“帅锅”化为现实美女,飘由群首席“扑克王”还原为优雅骄傲的女人,老师(牧云野)更是由冷峻严酷的丑女嬗变为温婉优雅的白领丽人,群主、十九、无声、真的、唐朝、子奥、大将等硬汉形象跃然而起……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群友形象,充实了美丽阳光的生活,也写意了天福圣地的博大和无私。
    马不停蹄的急行过后,老崮顶很快就被我们征服到脚下。经过短暂休整,我们再次向另外三座姊妹山攀爬。苍松翠柏、远山近水,一路的汗水凌乱了额前的短发,湿透了衣衫袖口,心却始终舒畅兴奋地跃动。逗留于第二座山峰时,我随手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扔于地下的草丛。玖姐顿时收敛了笑容,轻声责备我:别乱扔,拾起来,带下山。惭愧之心是自然而然的,让我心生感动的是,眼前素昧平生的群友,互相从未知晓过姓名、职业,甚至连一个简单的联系电话都没有,却在无形中凭借人性的力量,维系着正义和道德。
      远望群山,连绵起伏,波澜壮阔,试看眼前,因了急行,每个群友脸上或多或少都泛露出疲乏。但在一停一歇补充水食之间,每个人都小心地把废弃的包装物放进秀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里,一路携带下山。我在热情帮助装放的过程中,分明感受到,群友们或许没有优雅的家世,没有高贵的身份,没有深奥的学历,却一样拥有崇高的人格、博爱的品质和诚挚的心灵。一次旅行就是一秆良心的天平,可以称出人性的分量。
      山势越来越陡峭,几位恐高的群友行进速度渐渐放缓,群主、秀、子奥、唐朝和无声等群里的“老人”不时需要停下来施以援手。我也同样恐高,尤其是接连面临两个向下的陡坡,小腿肚禁不住有些绵软。若在往日,我可能会选择原路返回。但群主和秀不停的轻声鼓励,让我没来由地增强了胆识,勇敢地伸出微颤的双脚,踩稳巨石峭壁上或深或浅的“脚窝”,并依靠了群友的帮扶,坚定、顺利地下到山下安全地带。
      驻足山下,回望天福圣地行进的过程,既是一个互相帮扶、互相鼓励、互相体贴的过程,更是一次心与心彼此照应、彼此理解、彼此体谅的过程。面对蓝天白云、青山秀水,彼此即便有再多的误解和怨怼,也在心与心、手拉手的交流和沟通中“相逢一笑泯恩仇”。

    20140910湖光山水户外标识3.JPG (8.11 KB, 下载次数: 132)

    20140910湖光山水户外标识3.JPG

    psbCAM1TKEY.jpg (145.92 KB, 下载次数: 99)

    psbCAM1TKEY.jpg

    psbCAHRNJ17.jpg (179.29 KB, 下载次数: 97)

    psbCAHRNJ17.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周末穿越林海松涛真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4-20 20:10 , Processed in 0.62403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