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行散记(6):铁槎山意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7 14:3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9 09:07: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题记】游走在铁槎山的波峰浪谷间,碧波万顷的大海揽山而息,红砖石墙的村居星罗棋布,仰首可辨蓝天白云,伸手可触如纱薄雾,低眉可瞰山水人家,“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韵悠然而生……


      铁槎山,那片湛蓝的苍穹下沙沙作响的松涛在心头荡漾了一年多了,却总没能用文字描绘出来。或许,她真的只能用画笔,或凭了轻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空灵得宛如天堂里的旋律才能让她重新浮现于眼前。那么,在天蓝山青水绿的九顶铁槎山处,会否拥有同样火热的金秋呢?曾于梦里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铁槎山,那山、那石、那松,还能和往年一样巍然屹立么?

      大约是生活在海之滨的缘故,我从小看到的就是碧波荡漾的千里黄金海岸,兼有缘自于父亲的遗传基因,因而一直特别向往风光旑旎的山水世界。水随山长,山有多高,水有多长。虽然更多地喜欢山而非水,但爱屋及乌,顺带地也喜欢上了隐含于群山之间或明或暗的清泉。人到中年,在走过了许多地方之后,每每地,我的目光总会停留在地图上宛如一颗祖母绿宝石的地点,它跟周遭的或高或低的山地一起,构成了胶东半岛错落有致、连绵起伏的独特地貌特色。


      我始终觉得我是最喜欢爬山的,这似乎和“仁者乐山”没多少关系,相反的是,我每次站在山巅思绪基本上是停滞的,山为水之源,水为生命之源,山水相依,本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让人最为迷恋的风光。站在峻朗飘逸的铁槎山巅,我觉得面前如蛟龙蜿蜒的连绵松涛本身就是一组鲜活的生命群体,越是一望无际就越显得博大深沉。


      时隔一年之后,重游铁槎山。不过,这次攀爬不是随如织的游人般亦步亦趋地循环婉转,而是与威海山水户外活动群的好友们钻丛林,登山石,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爬山活动。攀爬的过程是艰苦的,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韵致。一块巨石,一个沟坎,平时可能绕行很远,此时,却一一被踩到脚下。驻足峰顶,面对铁槎山峰群广褒无垠的苍翠和巍峨,心绪经过短促的颤栗后变得跟绕山而居的海平面一样,获得了全心全意的平静和安祥。我久久坐在山巅硕大的巨石上,碧波万顷的大海揽山而息,红砖石墙的村居星罗棋布,仰首可辨蓝天白云,伸手可触如纱薄雾,低眉可瞰山水人家,“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韵悠然而生……


      “槎”,古语作“筏”字解释,亦即“船”意。每年春夏、初秋季节,黄海之滨浓雾弥漫,游走于铁槎山的沟沟壑壑间,穿林越坎,如丝如缕,袅袅婷婷。在浓雾间隐现的铁槎山,静若处子,动如仙风道骨,亦似九叶扁舟,浮游于海天相连之处。
      这是一段美丽得让人眩目的时光,并且还在继续着让人眩目的美丽。我想,我是幸运的,见证了铁槎山最美丽的季节,尽管这一瞬间里有无数的的生命匆匆过往,但能够有机会静静地在山巅坐坐,能够有机会陪伴铁槎山一会儿,能够让自己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并且可以让思绪在千万年里穿行,委实是不枉此行了。
      这会儿,作为一个弱小的生命,置身于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现实的纷繁浮躁之外,我是多么奢望自己能和铁槎山一起成为永远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周末穿越林海松涛真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4-20 20:11 , Processed in 0.55803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