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6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行散记(17):葱葱松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7 14:3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6 08:32: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三十年前,我离开家,走出小村读完小。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小山村,走出院门,东、北、西三面环山,只有朝南方向是一片泊地,每年秋天“白露”季节一过,绿油油的麦苗儿沾着晶莹的露珠儿,仿佛成群结对的淘气的孩子迎风招摇。
      每天放学后,除雨雪天外,我总会绕过小村西山的一片小松林回家。林子里全是松树,松干左歪右扭的,虽与“挺拔”无缘,却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孩子们的爬上爬下。秋天,不断有枯萎的松针从树上落下直接飘到地上,踏上去绵绵的、软软的跟麦场上的垛草一样舒爽。晚上睡觉时,亦梦亦幻间总能听到从松林传来的低沉有力的风声,是那种风卷过树林时松针挤在一处摩擦而成的松涛的声音,金属般苍凉,让我想起语文课上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语文老师是我们邻村人,平时不苟言笑,说话有板有眼,是所有学科里面我最喜欢的老师。还记得我们的教室紧挨着一个砂土坡儿,教室的空间不算大,三十多个小学生端坐在一起,听老师抑扬顿挫的嗓音好像被特殊处理过一样,极富磁性又透着一股浓浓的胶东韵致,我总觉得,那声音真的就是天籁之音,只不过,那时还真的描述不出这种感觉,只是一个人默默体验,默默感受。
      还记得五年级上学期,一个凉风肆虐的下午,语文自习课上,老师用他抑扬顿挫的嗓音给我们讲手抄本小说《绿色尸体》,故事情节已经淡忘了,只记得内容非常恐怖。随着老师磁性的嗓音,我心里怕怕的,只能调转了思路,望向窗外。红彤彤的晚霞透过教室后窗玻璃照在我眼前老旧的课桌上,形成一绺“时光隧道”般的光束。顺着光束,我似乎走进了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特务破坏生产、公安战士反特、正邪殊死较量、最后邪不压正等等,只是,故事情节设计得太过恐怖。可能看到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紧张,讲到末了,老师说,故事就是故事,即使再巧妙也还是人编写的故事。老师的话,让我们揪得老高的心放下了。不过,那天傍晚,我破例没从西山的那片小松林绕行,跟着小伙伴儿亦步亦趋地回家了。
      其实,那时老师已经临近退休。因为农村语文老师特别奇缺,他教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每次语文课,他总是左臂夹着一本书,右手端着一盒粉笔,很少见他带过教案之类的东西。老师上课很随性,总是兴之所至随意发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章法,但大家都特别感兴趣。象《绿色尸体》一样的手抄本小说他是不常讲的,虽然每次有他的课,我们都会腆了脸求他,老师却不为所动,依然故我地按照既定思路走。每次都一样,他感兴趣的东西说的就多一点,比如评论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再比如讲评小说《叶秋红》,虽然他的有些论点当时听不太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急切地想听的兴致。那个时候,语文老师就是我心目中最可爱、最慈祥的老师。每回讲到关键处,他那牵牵绊绊琐琐碎碎的声音流荡在我们老旧的教室里,感染着每个幼小但却充满向往的心灵,大家都很沉浸,很投入,恰如静夜里风吹过松林翻搅起的涛声阵阵。
      那时,除了真的有特殊情况,我总要迂回地穿过小村西山的那片小松林,然后舒心爽意地回家。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我们家搬迁离开小村为止。
      读完小的两年都是这样过的。我的生活很惬意,有书本,有老师,有松林,还有老师脑子里总也倒不尽说不完的让人迷恋的希奇古怪的故事。
      两年后,我从完小毕业升入镇办初中,再后来还是在镇上读高中。书读得越来越多,家离得却越来越远,再也不能每天回家了,我只能选择住校,但每周回家时,仍然骑着自行车从小村西山的那片松林迂回绕行。
      高二的那年,由于一些意外的原因,我的学业不是太顺利,尤其是春节过后,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那时候,我每天的情绪都很不稳定,觉得日子真的很难熬,生活好象总是灰色的,渐渐地,对自己、对人生甚至是对小伙伴们也不是很有信心。记得一个秋天的傍晚,放学后我依然从小松林绕行,不经意间碰到了读完小时的语文老师。那时,老师已经退休了,他正跟老伴儿在松间小路上转悠。老师叫住了我,阳光透过松稍斑驳地洒在老师脸上,那张脸看上去就非常慈祥,连额头上的皱纹都一条条地特别清楚,一幅饱经风霜后的镇静和沉着。老师说,还有两年就要高考了是吧,其实,两年的时间算算也很短,这不已经过了快半学期了么,等过了这一段人生,你如果能再回头看一下,就会觉得,除了学习,其他的,真的算不上什么。老师说话时还是操着我熟悉的那种抑扬顿挫的极富磁性的声音。
      正如老师所说,现在看来,那两年真的不算什么。后来,我终于走出了那一片小松林。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村西山的那片小松林,松林里飒飒成涛的风声,还有弥漫在松间小路上的老师那抑扬顿挫的苍凉之音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就象他在课堂上一样,苍凉,低缓,却带着一股浓浓的、深深的暖意,虽经历风霜雨雪仍执著倘佯于脑海心间,永不失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周末穿越林海松涛真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4-20 20:10 , Processed in 0.487028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