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2016年7月8日至10日,河南新乡一场百年难遇的暴雨引发的山洪,改变了我们原定的太行明珠郭亮之旅,虽然离奇曲折的历程让我百感疲惫,却让我同时真切感受到同行的兄弟姐妹们的信任、支持和温暖。
序曲 岁月匆匆,无论忧伤,还是快乐,漫步生命之旅,蓦然回首,一直执著地期盼着,一个或者是一拨高山流水般的知己,聚首小屋,品一盅香茗,润一缕淡酒,走过寒冷的冬日,趟过寂寞的时光,踏过沧桑的流年……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遐想,让我第一次从郭达、潘长江主演的电影《举起手来》中领略郭亮村的自然风光时,便执著地爱上了它。 河南省新乡辉县市郭亮村,是太行山南麓的一个闭塞而落后的小山村。印象中,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古村,一个像谜一样萦绕我心头的疑惑,一个近似原始部落般的聚居地,尤其是它历经千年的诱人历史印记,时刻敲打着我的心扉。我渴望着,有一天,我能够站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探寻巍巍太行深处灵魂的声音。 第一章 铭记于心的风雨 2016年7月8日傍晚5:30,文登湖光山水户外33个兄弟姐妹齐聚龙山路原房地产交易大厅门前。 尽管,刚开始集合的时候,为安全存放行李,我专门协商龙之旅大巴司机邢师傅把车开进辅路,邢师傅说,撞着人没事,责任他担着,兼以司机休息座位之争议,彼此间产生了一点儿摩擦。傍晚6:00,我们如期出发,开始了一段为期2天的曲折、颠簸之旅。 每次户外活动,对每一个湖光山水户外的兄弟姐妹而言,都是一次特别愉悦的快乐体验。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车内,大家七嘴八舌,拉家常,开玩笑,管理武大郎和奋斗,干脆把矿泉水和啤酒箱摞在一起变成牌桌,一本正经地玩起了保皇。当然,有喜欢闹腾的,就有喜欢安静的,车厢后面,海心、二炮、枣儿、醉好,扑克玩得热火朝天,那神气,看比打更投入。车厢前面,母与子、夫与妻,一路上演着亲情依偎,让人不忍直视,羡慕着呢! 大巴车一路急赶,子夜过后,凌晨1:50,驶入聊城服务区,停车歇息。这个时候,大家都感到了疲乏,纷纷走进空旷漆黑的餐厅,随便找个地方,躺下来补觉。我挨个地方走了一圈儿,看着大家都睡下了,只有奋斗一个人摆了两样小菜,端着一罐啤酒,自饮自酌。我俩商议了一下,拿着好吃的走出餐厅,坐到门外的台阶上,边喝,边聊,慢慢打发着时间。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早晨5:00,梳洗整理后,继续我们的行程。 6:10,开始飘小雨。6:30,小雨转中雨。说不出为什么,看着外面的风雨,我开始担心今天的行程。这时,手机响了,电话是河南郭亮的地接打来的,他郑重告诉我,河南辉县遇到百年难得一见的自然灾害,暴雨下了一夜,引发了山洪,景区不得已启动应急程序,闭门谢客,已经住在里面的游客也无法出来。接完电话,我脸上虽然不动声色,心里却拔凉拔凉的,怎么办?怎么办?我脑子急转弯般地绞动着,虽然一夜无眠,却没有一点儿睡意。这个时候,我既担心公开联系郭亮村地接,让大家听到原委,会直接炸锅,更担心因此而影响司机师傅的注意力。 冥冥之间,不知老天爷是在帮我,还是在损我(上帝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前方突然发生的车祸,真的给我留足了变通的时间),由于车祸,一会儿功夫,高速公路上就形成了一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车龙。我请司机师傅打开了车门,一头冲到雨雾里,不停地打电话,联系烟台的驴行好友砳砳,联系河南郭亮的地接,联系烟台塔山国旅,联系河南焦作国旅……整个紧急联络的过程中,特别感谢烟台驴行好友砳砳。一会儿功夫,先后拨出几十个电话,另行选择郭亮周边距离最近的通天峡和云台山景区,重新敲定了行程,先去山西通天峡,等待晚上河南郭亮的消息,一旦郭亮开园,第二天仍首选河南郭亮,如果郭亮不开园,则直奔云台山。更改行程,需要跟龙之旅老总张经理、车队张队长特别沟通,感谢他们,给予了我最充分的理解和最大的支持。 但是,最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大巴车上的33个兄弟姐妹,当我重新走进车厢,跟大家公开实情,并提出更改行程的决定后,大家无一例外地给予了充分理解,还在路上、灿若、红豆、百合、寒冰、妮子、月儿、武大郎、奋斗、柳絮、海心、二炮……大家一致同意,直奔山西通天峡。 一路上,通过车载和手机导航的帮助,大巴车渐渐靠近了通天峡,但从中午12:00起,先后三次都卡在了距离通天峡约20公里处,再也无法靠近,其中,最近的一次距离通天峡仅有5.6公里,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由于天生有恐高症,我恨不能闭上眼睛,又担心错过奇峰幽谷,那种想看不敢看,不看又想看的紧张心理,如同看恐怖片一样惊悚,又如坐过山车一样刺激,过瘾。 下午3:30,我们再次与天津驴友乘坐的大巴车相遇在通天峡西南方向的老龙顶,前方道路奇窄,大巴车无法通过,我们依次走下车,等司机邢师傅、丛师傅去前面不远处的小停车场调头。虽然多次调整路线延长了乘车时间,大家仍然乐哈哈的,观景,照相,合影,每个人都以乐观的情绪感染着身边的人。 雨后的山野,空气清新得让人直想高声大叫,看看远近起伏连绵的群峰,再看脚下让人胆寒的悬崖峭壁,象刀切豆腐一样齐整,谷深万丈,直让我心里颤抖、双腿酥软。这时,脚下一株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吸引了我,野草般大小,却有大树的形貌,枝条干硬得如同棘条,女人手指顶大小的叶片正在泛黄、凋落。不知道,是不是它的生物年龄比我的还要长?也不知道,哪一年哪一个季节,一颗或名贵或普通的种子漫无目的地落在石缝里,仅靠了一点儿积存在缝隙间的薄土,生根,发芽,或许,它永远也没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却在漫长的岁月历程中,如盆景一样婉约,这就是它的宿命吗?我不知道,或许,也没人知道,但谁又会在或忙碌或闲暇的时候记起过它,一个跟我们一样拥有价值的宝贵生命! 退出老龙顶,我们经过紧急商议,驱车驶往通天峡的第四条探幽之旅。 第二章 水墨长卷通天峡 印象中的山西,是一年四季尘土飞扬的黄土高原;是一排排贴着窗花的一孔孔窑洞,是一群身穿黑棉袄头扎白毛巾的西北汉子,是范琳琳沧桑激昂的旋律中逶迤连绵的苍茫山水……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暴雨,改变了我们既定的郭亮之旅,却让我们见识了山西自然风光柔情的一面。 下午4:20,我们又一次靠近期盼了一天的通天峡,大巴车依次经过彩凤隧道(899米)、虹梯关隧道(13100米)、碑滩隧道(1230米)、梯后隧道(762米),然后,拐过一道8字形的急弯,真正驶入通天峡景区。 一进景区,迎面一条深长的峡谷映入眼帘,左右及斜前方,均是一坡青松簇拥着笔直的山峰,远远看去,好似一块刚刚悬挂起来等待放映的银幕,又像万卷山水长轴里的一处留白,那样伟岸、雄壮和刚直不阿,这无端地让我想起了武则天的无字碑。武则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是狂草写意的艺术家,她身后留下的无字碑,千秋万代,任人凭说。今天,不知横亘晋鲁豫三省连绵的八百里太行山,又会给我们留下多少难以书写的历史沧桑? 遥望掩映在群山之间的村落,几缕炊烟在深谷的密林里袅袅升腾,让人顿生世外桃园的惬意。 虽然因为阴天,我们没有看到阳光下云雾缭绕的景致,却依然为通天峡伟岸逼人的气势所折服。这时,一道高架桥轰然斜穿大峡谷,宛若一条巨龙横卧在太行山里,让每个人一天一宿的疲累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我们沿着景区建设指挥中心,向通天大峡谷深处探寻。抬头远望,一柄柄利剑般的崖壁直指蓝天,如斧切,如刀割,如笔削,让人连连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低头看,脚边的一潭碧水绿宝石一样静卧谷底,象藏在深闺清纯的睡美人,唯恐惊扰了她的美梦。还有那碧水上的拱形铁桥,山映着水,水绕着山,山水之间,桥邻着桥,人在水边走,水在脚下淌,如梦,似幻,每个人都惶若置身仙界。再看岸边,那一排排书架一样的层层岩石上落满了苍苔,或厚若书卷,或薄如细纸,让人浮想联翩,究竟是哪位仙者为两亿五千年的历史做了全部的真实记录,成为后人永远不能翻阅的历史巨著的呢? 下午4:20到7:20,三个小时,每个人都深深沉醉在通天峡极致的壮美中,没有了紧张,没有了灰心,没有了失望,快乐,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和心里。因为天已擦黑,我们不得不返回驻地,放弃追寻流水的源头。前年,在徽杭古道我们就曾奋力攀爬,企图找到流水的源头,却因为时间不足,最后不得不憾然放手。每次面对高山流水,我总好奇那么高的山,哪里有那么多那么清的泉水,悠悠千年,永不断流?今天,因为是集体活动,我必须遵守约定的返程时间,又一次没能得偿心愿。这不正如我们的生命之旅吗,总有一些迫于无奈不得不放弃的追求,总有一些穷尽一生却无法实现的夙愿,虽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遗憾,却也让我们从中真正领略到了缺憾之美。 到了通天峡,如果没留意虹梯关,实在称不上是一次圆满的旅行。虹梯关原为太行山中的一条自然峡缝,两岸壁立千仞,如升云天,古虹梯关建于明嘉靖八年,现存为民国二年重修,青石拱券,面东北坐西南,外临悬崖,内依峭壁,通高4.5米,宽余5米,券高3.45米,宽2.5米,进深3余米。上太行,入中原,惟“太行八陉”可通,虹梯关折叠式蜿蜒盘旋了54道,将长约八里的山路,陡峭出数百米的高差。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时间驻足,只能隔了玻璃窗远远观望。 是啊,这条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古关道,曾经通行了多少晋鲁豫商旅?曾经有多少人背负着祖辈的希望,怀揣着光宗耀祖的梦想,雪雨无阻,餐风露宿,踯躅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而今,从眼前一闪而过杂草横生的古道上,我依稀穿越了历史的风雨,亲眼目睹了朝代更迭的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古战场,听见了商旅驮队不知疲倦地踏过石板路,清脆的驮铃在虹梯关古道上空悠然回荡。 高速行驶的大巴车很快将虹梯关远远地甩在了我们身后。我留恋地回过头,想再多看一眼逐渐隐没在苍茫暮色里的雄关古道。那些与古关道或近或远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会不会有一天也会被历史的云烟所尘封?巍巍太行山上,今时升起汉时的月,掠过的可是秦朝的风?隔了数百年历史的我们,究竟与历史上的今天相距多远?我们今天的喜怒哀乐是不是历史的重演?没人能说得清楚,也没人告诉我,或许,我们也一直都在历史的隧道里穿行? 第三章 云水缱绻云台山 转道云台山,实在是一次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从最初规划出行目的地,从没考虑过云台山,虽然,云台山的名气远胜于郭亮,却不在我们的行程之内。 只是,河南辉县市百年难遇的暴雨引发了山洪,改变了一切,让我们经历了百折千回般的曲折,由希望,到失望,再由失望,到惊喜。意外延长的乘坐之旅,让每个同行的兄弟姐妹都深深地体会到了“身在地狱,眼在天堂,心在乐境”的内涵。 7月10号上午,我们经历了千辛万苦,走进了云蒸霞蔚的云台山景区大门。 云台山,地处太行山南麓,面积556平方千米,含红石峡、潭瀑布、云台天瀑、茱萸峰、真武寺等景点,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我们首先乘坐约15分钟的景区内公交,到达云台山的主景区――红石峡。走进红石峡,入眼即见白云缭绕,天高山雄,群峰巍然,好似如来佛身边的十八罗汉,各自既狰狞有势,独具内蕴。红石峡山势突兀,遒劲挺拔,岩石泛红,植被稀少,因为连续几场大雨,那沟、谷、峰、石,以及那溪、潭、瀑、泉,既有北国山峦高冈的雄浑壮丽,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丽温婉,既有九寨沟水的灵秀,又有张家界山的奇伟。由此,赞美河南太行山的名句不经意间跃上心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红石峡,实实在在是一幅长长的天然画卷。随着游人的脚步,一点一点徐徐展开。我们行走于峡谷栈道,恍若走进了一条地质长廊,千姿百态的山石,明澈灵动的清泉,让人感受着水蚀作用的无穷威力和以柔克刚的独特魅力。 峰回路转间,一挂飞瀑悬于脚下的谷涧中,琼花碎玉般飞溅着,水气氤氲,清新娇秀。我们从左侧栈道走上凌涧飞架的“一线天桥”向下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极有层次的画面,错落有致的岩石形成了高低不同的落差,红彤彤的崖体倒映在澄碧的泉水中。泉水自上奔涌而下,相互撞击着,踊跃着,时而欢快,时而激昂,时而急促,时而舒缓,让人连连赞叹大自然的大手笔,点染出如此瑰丽奇幻的美景愉悦我们的身心,激荡出如此跌宕起伏的乐音醉了我们的耳。 顺着石阶盘旋而下,走过层层叠叠的石凿小路,不时听到从岩缝间渗出的水滴敲击着岩石,发出“滴滴嗒嗒”有节奏的鸣音,充斥耳边,陶醉其中,不觉已至谷底。置身谷底泉畔,抬头向上望去,天仅有一线,上面的游人过桥,象天上的仙人一般。峭壁有数百米高,两壁对峙,狭窄处不足十米,让人不由得心生恐惧,更多的是震憾。峭壁上布满绿苔,并伴生着细长碧绿的小草,衬托着崖壁既粗犷大气,又不失委婉的秀气,如入梦幻,如置仙境。 游览的过程,就是一程闻水的历程,滴水的,流水的,瀑布的,缝渗的,静流的,飞溅的,湍急的……山无水不灵,红石峡,峡绕着水,水衬着峡,浑然天成,美不胜收,以高低各异的声响接纳着远近的游客。
继续前行,红石峡最经典的风景跃入眼前,一泓碧水从一座红石桥中间的两个椭圆孔洞中倾泻而下,飞瀑如帘,乱石击水,巍为壮观,远远看去,是一首凝固的诗,是一幅立体的画,是一尊灵魂的雕塑,是一个灵动的盆景,我用手触摸雄健的山体,用脸测试山体的温度,蓦然的亲切感涌上心头。这个时候,任何语言和动作好象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频频摁动快门,让这人间奇景瞬间定格。 顺着栈道,向峡谷深处走去,栈道越来越不好走,有的地方,甚至需要侧身低头弯腰才能勉强通过,有的路段则是近乎直角的通天路。越往前走,水的轰鸣越大,却不见飞瀑。正当我疑惑的时候,栈道一个急转弯,一挂流水从几十米高的崖顶上喷薄而出,垂悬于峭壁之上,犹如一条飞龙从天空飘摇而下,其势磅礴,其状如纱,途中水花经风一吹,像千万条银丝细雨飞扬开来,清凉的水珠溅在脸上、臂上,恍惚间有如出世离尘的感觉。 瀑下有潭,水浅处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深处碧波荡漾,宁静幽暗。崖壁拐角处,刻有一首《无题》诗:无限青山行欲尽,山光潭影空人心;清溪抚弦琴声古,丹崖龙池岁月深”。默吟诗句,不知不觉沉入遐思:这山,这水,必然是一对情深的恋人幻化而成的,你看,那水,一会儿如处子般温婉宁静,静卧山脚;一会儿犹如孩子般淘气任性,穿石跳崖,碎琼乱玉;一会儿又如仙子般轻盈飘渺,来去无踪。那山,则如健壮的男子,挺直了腰身,静静地呵护着心上人,微笑地看着她淘气撒娇,日久天长的守护让男子晒红了皮肤,斑驳了肌肉,扭曲了腰身,他张开的怀抱,或曲折迂回,天开一线,或云雾激荡,天阔峡明。 是不是,作为游客的我们的冒然介入,成为了破坏这对恋人恩爱世界的第三者?思想及此,我不禁生出几分敬畏与汗颜。 通天峡,云台山,因峡显幽,因山冠雄,虽然没有去成郭亮,虽然为了寻找通天峡费尽周折,虽然在云台山景区枣儿丢了门票大费周章,虽然返程时间因为没能在后半夜两点前走出高速公路,我们离家咫尺之遥却不得不夜宿泽头服务区......这次长线游,的的确确成为我生命之旅的一次意外的惊喜,那就是,天不老,人心暖。 此程,除了快乐,还是快乐,没有后悔。 (通天峡、云台山之旅侧记,2016年7月8日至10日亲历,7月20日驻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