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姓历史来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1#
发表于 2012-2-29 16:41:01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圈制作
耕海探洋 发表于 2012-2-12 13:16
请教楼主:
      "4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南固始县迁入文登(今荣成市)鸭湾村,民间称鸭湾刘;"
     ...

4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南固始县迁入文登(今荣成市)鸭湾村,民间称鸭湾刘;"
     文登鸭儿湾"“文登鸭湾崖”和“文登鸭湾村”三种提法是指同一地,这一说法的出处各类志书略有提示,多为民间传说,鸭湾村多在网上争论,为一说。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 因为今荣成市的鸭湾村始建于崇祯年间,晚于洪武二年300年左右。却有道理,以理而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2#
发表于 2012-3-1 08:42:45 | 只看该作者
      急求清康雍年间在文登鸭湾居住的刘姓国寿、国禧二公之后人。
    非常感激坛主设立这个论坛,使得吾辈能够得以追本溯源。强烈建议,坛主发起一次鸭湾刘氏后人聚会,费用可以AA制。请所有有志于此的鸭湾刘氏后人携带族谱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相关事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3#
发表于 2012-3-6 19:1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2-3-22 13:25 编辑
tyaoyusong 发表于 2012-2-29 16:18
1、于家口的刘姓,相传也有三支,其中一支就有三种说法:一是从文登鸭湾崖徙于家口;一是从文登鸭儿湾徙 ...


成 祥 士 嘉 文 元 运 炳(秉)寿(守),以上字辈好象不太符合鸭湾刘的早期,我记得有先人说"于家口村的第一始祖"刘成辉公"是在文登鸭湾崖总排属于第十一世。成 祥 士 嘉 文 元 运 炳(秉)寿(守)只是迁徙于家口以后的排字。现在想考证的是在来于家口之前是在哪里?怎样才能续谱。
      但从上述排字看好象与刘子实的老三支排字有些相似,如“嘉 文 元......秉 守......寿......。等皆在其中(从刘子实至15\16代分别为:文\元,20\21代为:秉\守。于家口这支一世祖刘成辉(来于家口前为第11代,排到15、16代恰好也是文、元,19、19代为秉、守)。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4#
发表于 2012-3-16 16:5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2-3-22 13:27 编辑

       刘子实迁徙文登县开始至第20代的排字是什么?刘子实的后人老三支或十二支的族谱里排辈是否见到如下字辈:“。。。。。。成 祥 士 嘉 文 元 运 炳(秉)寿(守)。。。。。。”?
      查:(从刘子实至15\16代分别为:文\元,20\21代为:秉\守。于家口这支一世祖刘成辉(来于家口前为第11代,排到15、16代恰好也是文、元,19、19代为秉、守)。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5#
发表于 2012-3-16 17:33:57 | 只看该作者
耕海探洋 发表于 2012-3-6 19:17
成 祥 士 嘉 文 元 运 炳(秉)寿(守),以上字辈好象不太符合鸭湾刘的早期,我记得有先人说"于家口村的 ...

文登鸭儿湾刘只找到:于家口、西龙格、刘家产、汶口、泊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6#
发表于 2012-3-25 13:42:14 | 只看该作者
       文登南门里  南门外  考院街刘氏字辈


       刘氏行排十字自二十一世起

        
       蕃衍循彝訓     同傳積厚名

       蕴鍾常嗣緒     建树迺扬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7#
发表于 2012-3-25 21:4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3-9-25 11:04 编辑

山东省文登市葛家镇于家口村刘氏一支家谱
于家口得名起因
明朝万历年间,于氏一支由文登县道口村迁至此处居住。因村西南有一大山口,故结合姓氏命名于家口。
   
文登县刘氏一支(刘子实)辈派字
元末明初,刘子实,宁海人(明代前称:东牟郡人,今称:烟台市牟平区)先迁至文登县辛汪都之九里,后迁文城鸭湾街居住,再后家族分居东关、南门里(今河北村)、鸭儿湾、考院街等及周遍各地,包括荣成、乳山、牟平、福山和东北三省等地蕃衍。
一世祖:子实
二世祖:刘惟新(无后)惟顺生一子
三世祖:士敬生四子
四世祖:暹(xian) 旻(min,生四子) 勗(xu) 晟(sheng)
五世祖:兴 昌 福(生六子)
六世祖:瑲(qiang,生四子) 珍 珤(籁之父、必绍之祖父)琚 瑶 琛
七世祖:策(生四子) 筑 範 笙
八世祖: 必绎(住鸭儿湾,即文城鸭湾崖、鸭湾街,生三子) 必续 必绥 必纲  
九世祖: 崇仕 崇宁(生三子) 晚荣
十世祖: 起太 起合 占奎(生二子:成辉 成勇)
于家口刘姓一支来源:
族上传说:一说300多年前明末清初,文登县文城鸭湾崖(查:文登县文城原有一鸭湾街,1944年8月县城解放改名生产里,1945年春改名生产村,1998年8月改名生产社区居民委员会)刘氏一支,西迁至于家口村落户繁衍至今(在于家口的一世祖为刘子实始祖第十一世)。
十一世祖:成辉(住于家口村,生六子)成勇(生一子)
十二世祖:开祥(生三子) 才祥 玉祥 迎祥 文祥 恒祥。祯祥(为成勇之子)。
十三世祖:士训 士禄 士玉(生一子) 士栋 士爵 士明 士顺 士尧 士贵 士侯
十四世祖:  嘉绩 嘉古 嘉芳 嘉显 嘉宽 嘉纯 嘉信(生一子)嘉能 嘉武 嘉明
  十五世祖:向文 吉文 员文 莘文 俊文 精文 硕文 公文 尚文 达文 系文(生一子)
  十六世祖:元鸿(生二子)等
  十七世祖:青云 丰(喜 )云(生二子)等
  十八世祖: 秉藻 秉义(1960年迁新疆伊梨)等
  十九世:   秉藻生二子:寿增 寿德(后写成守德)。
         秉义生二子: 宣三 寿堂(1960年迁新疆伊梨)等
   
二十世: 书贵(国永) 长法(国信) 书明(国聚) 书平(国会) 书光 旭明 隆光 国安 和国 和起等。
   二十一世:海涛  霆  君 佳佳
   二十二世:嘉琪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8#
发表于 2012-4-1 08:5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4-2-12 10:35 编辑

                     关于"文登鸭儿湾"和"鸭湾刘"初探
    几年下来的寻根,从我掌握的资料看,荣成县鸭湾村不是鸭湾刘的原始定居集散地,早在元末明初时,就有刘氏族人从文登县鸭儿湾(不叫文登县鸭湾村)迁往山东半岛各地繁衍。而荣成县的鸭湾村建立于明朝崇祯年间,比文登县鸭儿湾晚300余年的历史。
    最近,我在“文登之窗”的“姓氏族谱”栏目寻根有收获。竟然找到了我文登刘氏一支300年前的《刘氏家乘》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的“文登县鸭儿湾”又叫“文登鸭湾崖”、“文登鸭湾街”。这与我50多年前1958年前后,在老家听爷爷说过“从文登鸭湾崖(文城鸭湾街)搬来的”的说法是吻合的。
    在元末明初,朱元璋大移民时,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县文登应该是一个胶东地区的集散地,文登鸭湾街、鸭儿湾、鸭湾崖就是一个的地标性说法。开始在鸭湾居住,后来繁衍迁出去的有几支来文登的刘姓族人有很多。
   先后移民文登县及其半岛的刘氏族人如下:
   一是元末明初从宁海(牟平县)迁文登的刘子实(还有一说刘子实从云南迁宁海,再迁文登,待考);
   二是明洪武二年,从河南固氏县迁来文登鸭湾崖(鸭湾街)居住后外迁是刘氏一族(有人认为是迁到荣成鸭湾村,我不认同此说法,因为荣成鸭湾村那时候还没有诞生呢,300年后才有了荣成的鸭湾村);
   三是从安徽省迁来的客岭刘;
   四是从山东诸城逄格庄迁来的刘墉刘;
   五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洪洞刘;
   六是从云南、福建、四川等省份派来戍边的军户落地繁衍等
   除此,还有一些分散迁来的刘氏族人散居各地。
   在上述的移民自己称鸭湾刘,或者称来自文登鸭儿湾的族人,主要是指两帮:
  “明洪武二年,从河南固氏县迁来文登鸭湾崖(鸭湾街)居住后外迁的刘氏一族”后外迁。
   还有 一是元末明初从宁海(牟平县)迁文登的刘子实始祖  ,其族人分别住鸭湾街(生产村)、文城东关(文山村)、南门里(河北村)等多处繁衍。比如:刘子实第八世刘必绎等十多兄弟就住文城鸭湾街,同胞兄弟刘必绍等就住文城东关(文山村). 同族兄弟刘应时等就有文登迁居荣成固山镇岭西等村庄久居
   我现在已经从民间发现的线索收集到的信息,基本证明了上述说法。网友有更详尽的证据,希望能够及时提供,一起讨论。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9#
发表于 2012-4-7 19:15:59 | 只看该作者
lxf 发表于 2012-2-19 11:21
这么多刘姓人士关注寻根问祖事宜。
    我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下刘家渔业村刘姓后裔( ...

从刘氏祖先留下的谱书看,元末明初的"文登鸭儿湾"所在地为:"文城鸭湾崖"或"文城鸭湾街",而不是荣成的鸭湾村(此村比文登鸭儿湾晚立300余年,而且此村也不是胶东半岛的移民集散地。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0#
发表于 2012-4-19 16:1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2-4-28 06:32 编辑

"4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南固始县迁入文登(今荣成市)鸭湾村,民间称鸭湾刘."
更正:从刘氏祖先留下的谱书看,元末明初的"文登鸭儿湾"所在地为:"文城鸭湾崖"或"文城鸭湾街",而不是荣成的鸭湾村(此村比文登鸭儿湾晚立300余年,而且此村也不是胶东半岛的移民集散地。
《文登县鸭儿湾是指古文城西南处的鸭儿湾》
1、生产里(文城)  明初,刘姓自牟平城来鸭湾畔居住,1944年8月,称生产里,翌年春易今名。576户。

2. 西龙格  明弘治时,刘姓自文城鸭湾街来居,近五龙庙、五龙湾,称龙格
庄。建后称今名。269户。
3.西南庄  清康熙时,刘姓由今文城文山来文城西南立村。80户。
4.松坡  清初,刘松坡由文城来居,渐成村落。84户。

5. 翻身庄  明末,张姓自崖头来为刘姓守茔地(刘姓祖先的茔地就在文城东关北),称刘家茔。1945年人民翻身
解放,遂易今名。59户。
6、九里水头  明末,刘姓来两河交汇处立村,距文城9里。580户。

7.仁和坊  明初,刘姓立村。后邹姓为修葺文城圣庙捐资多,取圣庙院墙上
仁和坊”三字为纪念。198户。


8.刘家庄  明末,刘姓由文城东关来居。105户。

9.东官道  明初,刘姓自文城来居,因南、西两面有官道,故一名官道北,
一名东官道。195户。

10. 刘家  清初, 刘姓自文城来胡家寨东建寨东刘家。建国后,简称刘家。
248户。

11.南学  明正德时,刘姓自今荣成客岭来殷家庄(今不存)之南学堂附近立
村。298户。

12. 石羊  明初,刘姓自文城来居。此处临汉昌阳墓地,有石羊2只。清末,
西侧林家庄并入。400户。

13.刘家疃  明弘治时,刘姓自文城来居。后,唐姓、高姓袭旧称。254户。
14.刘家产  清初,刘姓由文城鸭湾街来于家产之南立村,俗名前产。南北朝
阳、香炉石、西沟、獾子窝等5庵属该村。179户。
15.山马头  清初,刘姓由文城来陡崖之东立村,称崖子头,近山麻寺,演作
山马崖子头。1981年称今名。166户。
16.汶口  明末,刘姓由西龙格来居(明弘治时,刘姓自文城鸭湾街来西龙格居),群山环抱如瓮,称瓮口。1966年演作今
名。110户。
17、武林2村:  清初,刘姓由文城来武林之东建村,遂以方位分别称:西武林,东武林。1973年修武林水库,东武林北移。(注:东武林刘姓,属于刘子实第八代孙---刘必绍的三子\十二孙中的一支,由文城移居东武林.他们的先人分别在文城鸭湾街和东关等处居住.)
18、簸箕掌 乾隆三十年,刘姓由文登县鸭儿湾迁入。


19、山南头  明万历五年,刘德仁由文登县鸭湾崖迁此立村,因村北有山,故名。

20、岭西  南1公里  明代   方位地名。村处山岭西麓,故名。(刘子实第八代孙刘应时从文城鸭湾街迁荣成岭西村)

21、河东  东1公里  明代   方位地名。村处小河的东岸,故名。(刘子实第八代孙刘应时之孙--第十六代孙刘元鹏从岭西迁河东.
22.单家疃    清乾隆年间,单方恩由大单家迁居北东庄。清末,刘姓从文登县鸭儿湾迁入(这是在荣成鸭湾村命名数百年后仍称文登鸭儿湾),后有齐、张姓迁入。1960年由北东庄析出立村。现30户。
23、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南固始县迁入文登县鸭湾崖(指文城鸭儿湾畔的鸭湾街),民间称鸭湾刘。
注:文城鸭湾街,地处古文登县城西南演儿湾畔,东西400 M,宽 3M,现市政府东墙外至拐子街, 沙土路。历史上河南固氏县刘姓一支(文登鸭湾刘始祖)和从东牟县迁来文登鸭湾街(鸭儿湾畔)的刘子实始祖及部分他姓移民,于明朝初期开始均在此居集散地住过。然后向半岛地区播散。
    查遍了荣成、文登、乳山、威海、牟平、福山等县(市、区)志,就没有一处从荣成鸭湾村外迁的移民记录,包括荣成鸭湾村建立以后的数百年来的历史记载,仍然称文登县鸭儿湾或文登县鸭湾崖或文登县鸭湾畔或文登县文城鸭湾街外迁。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1#
发表于 2012-4-28 20:34:11 | 只看该作者
《文登县鸭儿湾是指古文城西南处的鸭儿湾》
1、生产里(文城)  明初,刘姓自牟平城来鸭湾畔居住,1944年8月,称生产里,翌年春易今名。576户。

2. 西龙格  明弘治时,刘姓自文城鸭湾街来居,近五龙庙、五龙湾,称龙格
庄。建后称今名。269户。
3.西南庄  清康熙时,刘姓由今文城文山来文城西南立村。80户。
4.松坡  清初,刘松坡由文城来居,渐成村落。84户。

5. 翻身庄  明末,张姓自崖头来为刘姓守茔地(刘姓祖先的茔地就在文城东关北),称刘家茔。1945年人民翻身
解放,遂易今名。59户。
6、九里水头  明末,刘姓来两河交汇处立村,距文城9里。580户。

7.仁和坊  明初,刘姓立村。后邹姓为修葺文城圣庙捐资多,取圣庙院墙上“
仁和坊”三字为纪念。198户。

8.刘家庄  明末,刘姓由文城东关来居。105户。

9.东官道  明初,刘姓自文城来居,因南、西两面有官道,故一名官道北,
一名东官道。195户。

10. 刘家  清初, 刘姓自文城来胡家寨东建寨东刘家。建国后,简称刘家。
248户。

11.南学  明正德时,刘姓自今荣成客岭来殷家庄(今不存)之南学堂附近立
村。298户。

12. 石羊  明初,刘姓自文城来居。此处临汉昌阳墓地,有石羊2只。清末,
西侧林家庄并入。400户。

13.刘家疃  明弘治时,刘姓自文城来居。后,唐姓、高姓袭旧称。254户。
14.刘家产  清初,刘姓由文城鸭湾街来于家产之南立村,俗名前产。南北朝
阳、香炉石、西沟、獾子窝等5庵属该村。179户。
15.山马头  清初,刘姓由文城来陡崖之东立村,称崖子头,近山麻寺,演作
山马崖子头。1981年称今名。166户。
16.汶口  明末,刘姓由西龙格来居(明弘治时,刘姓自文城鸭湾街来西龙格居),群山环抱如瓮,称瓮口。1966年演作今
名。110户。
17、武林2村:  清初,刘姓由文城来武林之东建村,遂以方位分别称:西武林,东武林。1973年修武林水库,东武林北移。(注:东武林刘姓,属于刘子实第八代孙---刘必绍的三子\十二孙中的一支,由文城移居东武林.他们的先人分别在文城鸭湾街和东关等处居住.)
18、簸箕掌 乾隆三十年,刘姓由文登县鸭儿湾迁入。

19、山南头  明万历五年,刘德仁由文登县鸭湾崖迁此立村,因村北有山,故名。

20、岭西  南1公里  明代   方位地名。村处山岭西麓,故名。(刘子实第八代孙刘应时从文城鸭湾街迁荣成岭西村)

21、河东  东1公里  明代   方位地名。村处小河的东岸,故名。(刘子实第八代孙刘应时之孙--第十六代孙刘元鹏从岭西迁河东.
22.单家疃    清乾隆年间,单方恩由大单家迁居北东庄。清末,刘姓从文登县鸭儿湾迁入(这是在荣成鸭湾村命名数百年后仍称文登鸭儿湾),后有齐、张姓迁入。1960年由北东庄析出立村。现30户。
23、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南固始县迁入文登县鸭湾崖(指文城鸭儿湾畔的鸭湾街),民间称鸭湾刘。
注:文城鸭湾街,地处古文登县城西南鸭儿湾畔,东西400 M,宽 3M,现市政府东墙外至拐子街, 沙土路。历史上河南固氏县刘姓一支(文登鸭湾刘始祖)和从东牟县迁来文登鸭湾街(鸭儿湾畔)的刘子实始祖及部分他姓移民,于明朝初期开始均在此居集散地住过。然后向半岛地区播散。
    查遍了荣成、文登、乳山、威海、牟平、福山等县(市、区)志,就没有一处从荣成鸭湾村外迁的移民记录,包括荣成鸭湾村建立以后的数百年来的历史记载,仍然称文登县鸭儿湾或文登县鸭湾崖或文登县鸭湾畔或文登县文城鸭湾街外迁。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2#
发表于 2012-5-10 18:02:39 | 只看该作者
lxf 发表于 2012-2-19 11:21
这么多刘姓人士关注寻根问祖事宜。
    我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下刘家渔业村刘姓后裔( ...

族谱所载国寿公、国喜公居荣成八河掌(文登鸭儿湾),近期前往荣成城西街道鸭湾村寻访,不慎明了。
    吾辈期望能够探寻国旺诸公之上列祖,希望各位能够给予指点迷津.
“(文登鸭儿湾)”这一括弧里的鸭儿湾是原族谱里就写着,还是你自己现在添加的呢?这很重要,请如实回答。谢谢!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3#
发表于 2012-5-10 18:1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2-10-13 18:14 编辑
tyaoyusong 发表于 2012-2-29 16:18
1、于家口的刘姓,相传也有三支,其中一支就有三种说法:一是从文登鸭湾崖徙于家口;一是从文登鸭儿湾徙 ...


    刘子实部分族人住鸭儿湾(包括生产村等)八至十九世排字必、崇、起、成、凤、士、嘉、文、万、守、金
字旁、泽。。。。。。,
生产村目前还有泽字辈后人居住。
    此宗西迁于家口的一支八至十九世排字:必 、崇、起、成、祥、士、嘉、文、元、运、秉、寿。。。。。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4#
发表于 2012-6-30 09:13:47 | 只看该作者
耕海探洋您好:我们福山八角下刘家目前刘姓共有五支,分别为国旺公三子东罕公、东珠公、东学公各分一支,国器公之子东会公为一支,国禄公之子东清公为一支。在这次整理族谱之前,五支各有不全族谱一本,但对于所载国字辈始祖皆相同,应为国旺公、国器公、国福公、国禄公、国寿公、国禧公,根据我国古代起名的一般原则,我们估计国旺公和国器公应为亲弟兄,国福公、国禄公、国寿公、国禧公应为亲兄弟。其中对于各支对国寿、国禧二公所记载的不太一样,主要有四,一为远东县荣成八河,一为文登鸭儿湾,一为文登亚湾,一为文登八河掌。而对于国字辈诸公之前辈则无记载。所以想追本溯源探寻列祖列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5#
发表于 2012-7-4 12:3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2-7-4 20:12 编辑
lxf 发表于 2012-6-30 09:13
耕海探洋您好:我们福山八角下刘家目前刘姓共有五支,分别为国旺公三子东罕公、东珠公、东学公各分一支,国 ...


文登鸭儿湾和文登亚湾应该是指一地"古文登县城的鸭儿湾"。这是鸭湾畔(沿、街)是明代大移民集散地。也许在鸭儿湾居住一段时间后又迁到所谓的荣成“八掌”。八掌值得追寻具体地点是否就叫八掌?国旺公、国器公、国福公、国禄公祖居地记载分别是哪里呢?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4-20 20:08 , Processed in 0.508029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